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乳积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忽泰必烈条。
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月经来时,色如黑灰或如黑豆汁样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此属虚弱血衰之症。如见面色青,嗜睡,或卧不安,五心烦热,口舌干,头目眩晕,小腹作痛者,宜服调经丸。若沉黑色败,由于虚寒者,宜补中益气汤、
人体部位名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凡人手指有三骱。”即指关节。
即病邪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参见邪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家。好仙释,后学医,医术高明。撰有《议论备豫方》一书。已佚。
古病名。指十二经脏气衰竭败绝的疾患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,何以为候,可知其吉凶不?……三阴气俱绝者,则目眩转目瞑,目瞑者,为失志,失志者则志先死,死即目瞑也。六阳气俱绝者,则阴与阳
【介绍】:见陈其晋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