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
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若因邪郁痰壅,肺痿狐惑等症,则其声哑嗄。”即瘖。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四册。即茯苓丸第四方。见茯苓丸条。
儿科著作。又名《证治大还幼幼近编》。4卷。清·陈治撰。十七世纪末刊行。本书为《证治大还》之一种。前三卷主论痘疮主治,后一卷论小儿杂病诊法及证治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衢州(今浙江衢县)人。曾随高若讷、郝元等学习医术,后任太医丞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火热之气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火气虽微,内攻有力。”指用火灸法治疗所产生的温热作用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跳时隐隐约约,去时一跃而消逝,如虾游之状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