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夏秋霍乱

夏秋霍乱

病名。指夏秋季节饮冷伤食湿热伏遏,或七情郁结所致霍乱吐泻者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夏秋霍乱,多食冷水瓜果所致,宜木香藿香陈皮厚朴苏叶生姜四肢重著,骨节烦疼,此兼湿也,二术、二苓、厚朴、陈皮、泽泻。……凡夏秋霍乱,有一毫口渴,即是伏热,不可用温理脾胃药。如燥渴,小便不利五苓散为主,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。”参见霍乱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虫蚀疮

    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即月阙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尚论篇

    书名。原名《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》,文繁难举,省称《尚论篇》。8卷。清·喻昌撰。于1648年。本书主要参考《伤寒论条辨》,但编次有所不同,内容有所补正。喻氏以冬伤于寒、春伤于湿、夏秋伤于暑

  • 皮急紧小症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睥急紧小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托里法

    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疮疡内托法,见该条。

  • 黄毛草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中溪

    古病名。见《时后备急方》卷七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赫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阴维、阴关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,旁开0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脐下3.5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

  • 气食泄

    病证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气食泄,腹痛下无休时,去如蟹渤者,气食交并而作泄也。”《世医得效方》治气痢泄如蟹渤,可用牛乳汤、异香散、木香匀气散等方。参见气泻、食泻条。

  • 血热盗汗

    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杂门》。指阴虚盗汗之偏于火旺血热者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阴虚者,阳必凑之,故阳蒸阴分则血热,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。”治宜清火补阴,用当归六黄汤。参见阴虚盗汗条。

  • 陈紫山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熊运英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