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草薢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著有《玄秘会要针经》五卷。
大指与中指间之指,居大指之次,故称。即手第二指,又名食指、次指、大指次指。
出《医心方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人体部位名。亦称篡、下极、屏翳。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篡者,横骨之下,两股之前,相合共结之凹也。前、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,又名屏翳穴、会阴穴,即男女阴气之所也”。②经穴名。代
病证名。指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疽症者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表邪发黄,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,或表邪不解,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,亦有黄证。表邪未解者,必发热,身痛,脉浮,少汗,宜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
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。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,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,两邪相合,可致肌肤疼痛、关节挛痹,并有痛处固定、病程缠绵的特点,故名。
证名。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。见《景岳全书·面病》。详面目浮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