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,见清·佚名《眼科统秘》。小嘴即小眦,即小眦赤脉传睛,详该条。
见《格致余论》卷一。阳,指气、火。多指精血亏损、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。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,嗜酒纵欲,伤戕过度,则阳热易亢,虚火妄动,故阳常有余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臭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续命汤第一方及第二方,见续命汤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履贯欠详。撰《瘅疟备急方》1卷,佚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七方。即走马汤,见该条。
即开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箧中方》3卷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吴崑注:“解,释也。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。”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,说明阳明病恶木、恶火、恶人的道理,故名。
虚实错杂病证的治疗法则之一。①寓,寄托。把攻之目的,寄托于补法。如胎死腹中属于气虚不足的患者,用黄芪120克合开骨散(川芎、当归、血余、龟板)以下死胎。②寓,寄居。在补剂中加入一、二攻邪之药。《温病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