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增补方药合编

增补方药合编

朝医方书。李常和撰于1927年(丁卯梧秋)。本书着重论述藏府、经络病机五运六气诊脉等生理、病因病理,太少阴阳四象辨证论治。在《方药合编》的基础上,补遗方28个,诸伤门、杂方门、解毒门中药515种。书末附增补方362个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卫生局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延边分会影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指发生在胞睑、两眦、白睛、黑睛的眼疾。多因六淫外侵,或内有郁热、痰火、积滞以及外伤等引起。此外,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或脾气虚弱,亦能致病。患眼可见红赤、肿胀、糜烂、流泪、眵

  • 伤寒三阴证

    泛指伤寒太阴、少阴、厥阴等三阴经证候,与三阳经证相对而言。三阴均属虚寒证候。太阴为肠胃虚寒证;少阴为心肾虚证;厥阴为寒热胜复,上热下寒证。

  • 地胡椒

    见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鹅不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喉头

    咽喉之俗称。详咽喉条。

  • 重腭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。①指病在上腭。多由心脾有热,或风热过甚,致上腭肿起。形如梅子,外无寒热,内时作烦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重腭生于口上腭,时觉心烦梅子形。”治宜疏风清热,消肿解毒。可选用

  • 旱荷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双美丸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。即夜光丸第二方,见夜光丸条。

  • 马脾风似痫

    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,小儿肺胀似痫。表现上气喘急,鼻翼扇动,两胁闷乱,喘喝声嗄,痰涎壅塞者,即为此证。其状险恶,宜急攻下,用牛黄散(《幼科发挥》)。

  • 股骨

    又名大腿骨、髀骨、楗。解剖学同名骨。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,下端与膑骨、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,支撑全身体重。

  • 淫热眼

    病名。见佚名《抄本眼科》。即风火眼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