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棱术汤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白喉忌表抉微》:“白喉初起,症象轻而白未见,即服此方。俟一见白象,即改服养阴清肺汤。”相当于白喉伪膜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泛指阴道前庭。
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应候,见该条。
即表气不固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代官名。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,参见惠民药局条。
病证名。①呕血的一种表现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二:“内衄者,出血如鼻衄,但不从鼻孔出,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,还流入胃中,或如豆羹汁,或如切,血凝停胃中,因即满闷便吐,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。得之于劳倦、饮食
足的第一趾。又名足大趾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;其支者,别跗上,入大趾间出其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