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坐舌莲花风

坐舌莲花风

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坐舌莲花风,舌下浮肿痰涎,初生一二瓣,渐至五六瓣,形似莲花。”即莲花舌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胎不长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三。又各胎不长养、荫胎、卧胎。多因漏红伤胎,漏红虽止,但胎儿发育受阻;或孕妇素体虚弱;或有宿疾,脾胃不和,气血不足,胎失滋养,以致孕至五、六个月,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。宜补益气血

  • 风惊邪

    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风惊邪者,由体虚,风邪伤于心之经也。心为手少阴之经,心气虚,则风邪乘虚伤其经,入舍于心,故为风惊邪也。其状乍惊乍喜,恍惚失常是也。”治宜养心、安神、祛风。可用茯神丸

  •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

    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证类本草》。31卷。宋·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。1108年(大观二年)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《本草别说》的内容,称为《经史证类大观本草》。1116年(政和六年),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

  • 瞳神缩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瞳神紧小、瞳人锁紧、瞳神细小、瞳神焦小、瞳缩。可由肝胆火炽、风湿热邪、肝肾阴亏致虚火上炎等上犯清窍引起。亦可由外伤,某些白睛、黑睛疾病罹致。证见“瞳神渐渐缩小如簪脚,甚则如

  • 白微滑苔舌

    舌苔薄白而微滑的舌象。舌质淡红,为外感风寒表证,宜辛温发汗解表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传中

    见《医述·阴证分传中》。传,指传经;中,指直中。《医学入门·伤寒》:“有风寒自背入者,直中太阳少阳;自面入者,直中阳明;有首尾只在太阳经而不传诸经者;有间传一二经者;有不传而罢者;有不罢再传者;有不自

  • 风寒湿痹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。因风寒湿三气杂至,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,四肢拘挛,甚则走注疼痛,或手足麻木等。治宜祛风、散寒、利湿。用石顽改定三痹汤、蠲痹汤等方。参见三痹条。

  • 嗌痛

    证名。指咽部作痛,多由邪火上盛所致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少阴之络,令人嗌痛,不可内食。”《赤水玄珠·咽喉门》:“嗌即咽之低处也。”又“盖病喉痹者,必兼咽嗌痛,病咽嗌痛不能兼喉痹也。”

  • 李岚溪

    【介绍】:见谢毓秀条。

  • 鼠疸

    病名。指因误食鼠粪污染之食物所致的黄病。《杂病广要·黄疸》:“鼠疸。鼠盗饮食五谷。遗粪在内。人不拣择。误食则生黄。”治用神仙解毒万病丸。参见黄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