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茄子草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骆如龙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韶子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齿牙蛀蚀,间或食物残渣嵌于龋孔而致疼痛。《沈氏尊生书》卷二十三:“虫蚀痛,由饮食余滓积齿缝间,腐臭之气淹渍,致齿龈有孔,虫生其间,蚀一齿尽,又蚀一齿。”宜以五倍子、胡椒研末为丸,塞蛀孔中。保持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善长。山东滕县人。曾任元世祖忽必烈的侍医。
病名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“即伤风,称为小者,别于伤寒之中风也。”参见伤风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一年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雷丰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十七方。枳壳、枳实、川芎、柴胡、陈皮、香附、白芍药、炙甘草。为末,水煎服。治肝实火盛,左胁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