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气调神大论篇

四气调神大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四气,指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气候。调,调养;神,指人们的精神意志。四时气候的变化,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;精神意志的活动,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表现。内在脏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,才能保证身体健康。本篇的中心内容,就是讨论根据四时气候特点,采取相应方法调养五脏神志以顺应自然界生长收藏规律,故名。篇中并提出了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的防治疾病原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骨紫金丸

    即正骨紫金丹,见该条。

  • 桃仁红花汤

    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。桃仁(去皮尖)、红花、苏木各一钱,青皮八分,乌药四分,独活六分,白蒺藜(去刺,捣末)一钱二分。水煎服。治痧症血结不散。

  • 医痊郎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医学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
  • 经水不通

    出《脉经》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血

    证名。即便血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下血,先便后血,此远血也。”详见便血条。

  • 崩中

    病证名。指阴道忽然大量流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崩中者,腑脏伤损,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。冲任之脉,为经脉之海,血气之行,外循经络,内荣腑脏,若无伤则腑脏平和而气调,适经下以时,若劳动过度,致腑脏

  • 医书大全

    见名方类证医书大全条。

  • 吊风根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片风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积嗽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咳嗽》。多因食积湿痰生火,上凌于肺所致。故治疗常以青黛、瓜蒌为主药。参见食积痰嗽、食积嗽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