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内消。详该条。
周代掌管医疗的最高官员。《周礼·天官》:“医师上士二人、下士二人、府二人、史二人、徒二十人,掌医之政令,聚毒药以供医事。”郑康成注:“医师,众医之长。”后世随着时代变迁,其含义有很大的改变。近代凡医学
脏腑惊证之一。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即缓疽。见该条。
见龙树眼论条。
即胃苓汤作散剂,治证同。见胃苓汤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天香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五蒸之一。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,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三:“骨髓中热,称为骨蒸,”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:“蒸病有五。一曰骨蒸,其根在肾,旦起体凉,日晚即热,烦躁,寝不能安,食无味,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