蝎的异体字。参见蝎虎痧条。
丛书名。又名《医学三书》。刊于1887年。包括清代三种医著。即《时病论》、《医家四要》和《医法心得》。
阅,察阅之意。五阅是指观察五官的表象来推断五脏的病变。出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。张景岳注:“五脏主于中,五官见于外,内外相应,故为五脏之阅。”
病证名。属经行后期症型之一。多因素患失血,或大病、久病,或产乳过多,耗伤阴血,以致血海空虚,冲任不足,胞宫不得按时满溢,导致月经过期而来。症见经期错后在七、八天以上,血量较少、色淡,面色萎黄,皮肤不润
见《原机启微》。指漏睛眼。详该条。
即小儿食指三关的脉纹。出《古今医鉴》。要知虎口气脉纹,倒指看纹分五色。黄红安乐五脏和,红紫依稀有损益。紫青伤食多虚烦,青黑纹时证候逆。参见小儿指纹条。
针对营卫两亏,风寒湿痹阻关节、肌肉或经络的治法。症见身体烦疼,项背拘急,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。用黄芪、甘草、当归、赤芍、防风、羌活、姜黄等药,常用方如蠲痹汤。
丛书。清·许豫和撰。刊于1785年。七种中除《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》为明代翁仲仁原作、由作者注释外,其他有《橡村痘诀》、《痘诀余义》、《怡堂散记》、《散记续篇》、《小儿诸热辨》及《橡村治验》六种均为作者
书名。3卷。清·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。作者推崇戴麟郊《广温疫论》,认为此书“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,条分缕晰,开后人无数法门”,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,“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,及诸名家所论,与夫似温症而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