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肋
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。
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手、足六阳经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六阳气绝,则阴与阳相离,离则腠理发泄,绝汗乃出,故旦占夕死,夕占旦死。”
见《中药志》,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肝阴不足。由慢性耗损或血不养肝所致,也可因肾精不足而致肝肾阴虚。临床表现头晕、头痛、视力减退、眼干、夜盲、烦躁失眠、经闭、经少等症。治疗以养肝阴或滋养肝肾为主。因肝阴虚而不能潜阳,每引致肝阳上亢或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,日间安静,夜间时有啼哭不安,持续不停,至天明又转安静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小儿初生夜啼,其因有二:一曰脾寒,一曰心热……”。如见夜啼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紫茉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即玉米轴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小便颜色较正常时黄,甚至带红色,有寒热虚实之辨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七:“小便黄赤,实热病也。凡脏腑皆能为之,而下焦更甚。经曰: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。宜火府丹。又曰:胃气
指病因病理均属寒而表现出热的假象。参见真寒假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