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穴位名。又名上天心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额上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上天心者,大夫心也,在天庭中,小儿病目,揉此甚效,以我大指按揉之。眼珠上视,往下揉;眼珠下视,往上揉;两目不开,左右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峨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漏。详该条。
即头针疗法,见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著作。原名《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》,简称《甲乙经》。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。共10卷,后改编为12卷,128篇。本书是将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古名)和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》三书分类合编而成。主
见小儿则条。
病证名。指月经不调。清·潘蔚《女科要略》:“若经血之来,前后多少,有无不一,谓之不调,不调则为失信矣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火喘。又名火炎肺胃喘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