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厥阴病

厥阴病

伤寒论六经病之一。它是阴阳消长、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,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。主要有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两类情况。上热下寒者,症见消渴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下利吐蛔等,治宜清上温下。厥热胜复者,可预测病情的进退,厥多热少为病进,厥少热多为病退,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。阳虚寒厥,见脉微恶寒,手足厥冷者,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,见手足厥寒、脉细欲绝者,治宜养血和营、通阳散寒。阳气内郁,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,胸胁苦满,或腹中痛,脉弦有力者,治宜疏肝泄热退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喘息

    证名。见《素问·举痛论》。息,指呼吸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呼吸定息。”喘息即指呼吸时气喘。详喘证各条。

  • 孕妇尿出

    病证名。见杨志一《生育问题》。即妊娠遗尿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尾闾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因其衰而彰之

    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衰,是气血虚弱,病邪衰退而正气未复。彰,是扶助正气,鼓舞抗病机能使病邪尽去。指虚衰之证通过补益治疗使正气得到恢复。例如水肿病用逐水药后,肿势大体消退,即可改用温阳健脾法

  • 临盆

    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岗油麻

    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肘骨出臼

    病名。见《陈氏秘传》。即肘关节脱臼。详手臂出臼条。

  • 产后浮肿

    证名。包括产后四肢虚肿,产后水肿气、血、水三者均可导致浮肿。若素多抑郁,气机失畅,产后气血不和,有碍气机升降,可致气滞肿胀。症见肢体浮肿,皮色不变,压痕随手而起,兼见胸闷胁胀,饮食减少。治宜理气、行滞

  • 颐身集

    养生学丛刻。一册。清·叶志诜辑。刊于1852年。其中包括元·丘处机《摄生消息论》,明·冷谦《修龄要旨》,清·汪昂《勿药元诠》、汪晸《寿人法》及方开《延年九转法》5种。

  • 遁毒风

    即小儿风毒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