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的阳气,与胃阴相对而言。胃阴与胃阳互相为用,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。胃阳虚则寒,降纳失职,可见饮食不化,胃脘胀痛,呕吐清涎等症。《临证指南医案·脾胃》:“胃阳受伤,腑病以通为补,与守中必致壅逆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葱白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裴頠条。
【介绍】:见罗美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,与赵素合撰《订补风科集验方》二十八卷。
证名。又名舌涩。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。多因脾胃积热,津液灼伤所致。症见舌体卷缩,转动不灵,言语不清。治宜清热生津,治宜导赤散加减。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、黄芩、枯梗等。若因中风、暑痉之痰阻心窍者,
经外奇穴名。见肩三针条。
简称排托。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。详内托条。
书名。见妇人良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