膈证之一。又名食膈。见《医方考》卷三。详食膈条。
病名。见《金匮要略》卷中。即金创。详该条。
即心包络经病。十二经病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手心热,臂肘挛急,腋肿,甚则胸胁支满,心中澹澹大动,面赤,目黄,喜笑不休。是主脉所生病者,烦心,心痛,掌中热。”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末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曾治愈宋宁宗赵扩的淋病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指泪出不止的证候。详流泪证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禹锡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蛾子、乳鹅、单双肉蛾。主要是由于肺胃蕴热,复感风邪,风热相搏,循经上乘于咽喉所致。发于咽喉两侧之喉核,或左或右,或两侧均见,有红肿疼痛。发于一侧者名单蛾,发于两侧者名双蛾,
证名。指目珠之胀痛突起之证。多由风邪湿热,气胜怫郁,瘀滞络阻等所致证。“有内外轻重不同,若轻则自觉目内胀急不爽,治亦易退。重则自觉胀痛甚,甚则人视其珠亦觉渐渐胀起者,病亦发见于外已甚”(《证治准绳·杂
见脉诀启悟注释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