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小儿癣疾之一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七:“小儿头上多生肥粘疮,黄脓暴露。”感受风热或热毒蕴蒸所致。多发于小儿。初起头皮起丘疹,继之成脓疱,可蔓延全头皮,破后糜烂流脓,痒痛兼作。先用20%明矾水或槐条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泄泻。详该条。
指湿气过甚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“湿淫于内,治以苦热。”参见湿气条。
望诊内容之一。形指形体,包括肌肉、骨骼、皮肤等;态是动态,包括体位姿态及活动能力等。从望形态可知病者的体质、发育及营养状况,并有助于了解气血的盛衰、邪正的消长和伤痛的部位等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蜂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中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白接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诸淋之一。又名气癃。为尿有余沥结涩不通的症候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气淋者,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。”《圣济总录》:“肾虚则不能制小便,膀胱挟热则水道涩。肾虚膀胱热,则胞内气胀,小腹坚满,而生
见本经疏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