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炒白术、玄参、白芍药各9克,山药30克,鸡内金、桃仁、甘草各6克,龙眼肉18克,山茱萸、枸杞子各12克,红花4.5克。水煎服。治血枯经闭,饮食减少,灼热咳嗽。若灼热不退,加生地黄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16。主因肝脏积热而起,亦有兼受风邪者。症见眼目“赤肿疼痛,怕日羞明,泪溢难开,忽生翳膜,初患一目,渐及两眼”(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22)。治法:肝热重者,宜清热泻肝,用洗肝散
法医著作。2卷。清郎锦骐(静谷)辑于1829年。郎氏将其为官期间所经检案及幕友之案例,并收集前人诸说,摘集成卷。论述简明,相互发明,使阅者一目了然。现存多种清刻本。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指误用烧针、熏、熨、灸等火法,由此导致的变证。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脉浮,医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起卧不安者,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。”柯琴注:“伤寒者,寒
药物剂型之一。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媒,提取药材中醇溶性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。如牙痛水(成药)即为此剂型。
颊下曲骨处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巨屈者,膝膑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巨屈者,颊下曲骨也。”即认为巨屈的异常可以反映膝膑部位的病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