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列缺

列缺

经穴名。代号:LU7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任脉。位于前臂桡侧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去腕半寸”(《灵枢·经脉》):“腕上一寸”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或以两手虎口交叉,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,当食指尖到处是穴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头静脉、桡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,手腕无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(图46)

图46

猜你喜欢

  • 炅中

    即热中,亦即里热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血并于阳,气并于阴,乃为炅中。”王冰注:“气并于阴,则阳气内盛,故为热中。炅,热也。”

  • 飞经走气

    ①针刺术语。指针感沿经传导。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:“若夫过关过节,催运气,以飞经走气。”②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飞金走气。操作方法有四种:①先运五经穴,后张开五指在内关拍打,再推心

  • 停食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》。由于气机不畅,以致食物停滞而形成的脘闷,暖气等症状。治宜理气为主,兼以消导。参见伤食、积滞条。

  • 子阳

    【介绍】:战国时针灸医家。扁鹊的弟子。据《韩诗外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说苑》等古书记载,虢国太子患尸蹶症,处于假死的休克状态。经扁鹊诊治,教其徒弟子明、子同、子阳、子容用厉针砭石,子豹用熨法,子游用按摩法

  • 惯堕胎

    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
  • 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

  • 新生浴儿

    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古人认为小儿初生须用五根汤(桃、柳、楝、枚、槐)加白芷,苦参煎汤浴之,若遇气候炎热,则以软绢蘸汤揩拭周身,可以清洁皮肤,预防疾病。

  • 肉度

    五度之一。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等篇。即度量人的形体肥瘦、大小、体质强弱,作为辨证治疗的参考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把肥壮之人,区别为脂、膏、肉三种类型,并指出各型生理上的差别、气血多少、体质强弱、形态特征

  • 伤寒发微论

    书名。又名《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》。2卷。宋·许叔微撰。许氏历述伤寒七十二证证治,介绍某些伤寒证候的用药法,并扼要地辨析了伤寒、中风、风温、温疟等病的脉证,为学习《伤寒论》的辅助读物。

  • 鸡脚骨

    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白马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