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即目视无光,详该条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七方。生姜五两,甘草四两,人参三两,大枣十二枚。为粗末,水煎,分三次服。治肺痿,咳唾涎沫,咽燥口渴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膝阳关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郭雍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承洛条。
书名。2卷。元·王好古撰于1308年。本书系王氏编集其老师李杲的医学论述,包括属于基础理论的经络、脏腑、病理、病源以及有关临床辨证、治法等内容,其中对伤寒六经证治叙述尤详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杲的学术
疾病的发生和经过。《灵枢·寿夭刚柔》:“谨度病端,与时相应。”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邪客》。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。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:脾应宫,其声漫而缓;肺应商,其声促以清;肝应角,其声呼以长;心应徵,其声雄以明;肾应羽,其声沉以细,此为五脏正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