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方。赤茯苓、桑白皮、枳壳(麸炒)各三分,大黄(微炒)、石膏各一两,赤芍药、前胡、旋覆花、炙甘草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姜、枣,水煎,去渣服。治脾实热,头痛胸满,腹胁壅滞,不思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石吊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少女月经从未来潮而无明显病状者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,面色如故、饮食如常,名曰实女。”②即石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乳蛾发于一侧者。见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六。见乳蛾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胎前头痛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密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黄鳝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下颌骨骨折。因跌扑碰撞所伤,腮唇肿痛,下颌骨振动虚浮,进食困难;重者闭目神昏,心悸神乱,气弱体软。治宜手法整复,外贴万灵膏,用布兜缚顶上;内服大活络丹,齿伤者可搽固齿散
证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。即五损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