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末儿科医生。字士明。安徽休宁人。当时处于战乱中,小儿病惊死者甚多,道聪救活者以千计。其子杜真,精大方脉。
病名。又称胃泄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胃泻色黄,食饮不化,此胃有虚寒也。”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伤食作泻即胃泻。”详胃泄、伤食泻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汪机条。
见针灸问对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伯期。婺源大畈(今属江西)人。世医出身。屡考科举不中,改学医术,在黄山白岳山一带行医。临证精于治痘,认为痘科无死证,治不好,是医生之过。著有《痘科秘诀》,已佚。
见《本草品汇精要》。为瓦楞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楚人多食酸则齿软。”详齿齼、齿齭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血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