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珠儿参,详该条。
即白敬宇眼药,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又称下血。指血经肛门而出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大便下血,或清,或浊,或鲜,或黑,或在便前,或在便后,或与泄物并下,……故曰便血。”便血多由湿热、积滞、结毒侵袭肠
出《濒湖集简方》。为王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犁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四。又名寒疮。由内郁湿热,外受风寒,凝结肌肤而成。本病多生头面手足,疮面红润光泽,起红斑成片,或有水泡,形似猫眼。治宜清热利湿散邪。内服清肌渗湿汤。外用妙贴散涂敷。类似虹膜样
见《银海精微》卷下。即羌活退翳丸,见该条。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马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