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善治伤寒,撰《伤寒蕴要全书》。探讨五运六气,画图立说。后征至京师,为太医院院判。
民族药著作。李耕冬等编。载彝医植物药106味。涉及药用植物53科151种。重点论述彝医配方用药经验,彝汉医用药的异同。书后附药物图谱116幅。199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。
古病名。又名肾脏中风。风邪入中于肾经而致的症候。主症为腰痛不得俯仰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肾中风,踞而腰痛。”参见肾脏中风条。
指三焦。因其有疏通水道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”参见三焦主决渎条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金钱草30~60克,海金砂(全草)、石韦各30克,车前子15克,木通6克。水煎服。功能通淋消石。治气结型尿路结石病。如因气结疼痛者加延胡索12克,川楝子9克;
【介绍】:战国时代医家。名医扁鹊的老师,将自己一生所收集到的医方和个人的医疗经验尽传给扁鹊。
病证名。外感不得卧之一。指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间所致的不寐症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半表半里不得卧之症。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,心下闭结,汗吐下后,反复颠倒,心中懊者,太阳经半表半里热也;咽燥口干,发热汗出,
指皮肤腠理,为人体卫外的屏障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气及体,君子周密,民病皮腠。”
东汉时医官职称。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。其职责是管理药物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指喉头气管(承淡安《校注十四经发挥》)。②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。③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、喉、鼻道等连成呼吸道的统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