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段锦导引法

八段锦导引法

气功功法。一般有内外两种,此指内八段锦。《遵生八笺》所载功法为:“闭目瞑心坐(安心盘跌而坐),据固静思神。叩齿三十六,两手抱崑(两手交叉在颈后数九息不令耳闻)。左右鸣天鼓,二十四度闻(将两手移向两耳从第二指压中指脑后左右各24次)。微摆撼天柱(手先握固头,继头左右摆动,肩亦随动,左右各24次),赤龙搅水津(赤龙是舌、用舌搅口齿和左右颊生津后准备咽下)。漱津三十六(把唾液漱三十六次),神水满口匀,一口分三咽(把口内唾液分三次咽下有声),龙行虎自奔(液是龙气是虎)。闭气搓手热(用鼻吸气,闭气少许,搓手到极热,将气慢慢出),背摩后精门(精门是腰后的外肾,用手摩后,收回握固)。尽此一口气(再闭气),想火烧脐轮(闭气想心火向下烧丹田觉热极)。左右辘轳转(低头摆两肩左右各36次。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,鼻引清气,闭少许),两脚放舒伸(两脚放直)。叉手双虚托(两手相叉掌心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),低头攀脚频(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,收足再盘坐)。以候逆水上(待口中唾液生。如未生即急用舌搅如前),再漱再吞津。如此三度毕,神水九次吞(即再漱三十六次共作三次,咽九次)。咽下汨汨响,百脉自调匀。河车搬运讫(摆肩和身24次,转辘轳24次),发火遍烧身(想丹田火自下而上,烧遍全身。想时口鼻闭气少许)。邪魔不敢近,梦寐不能昏。寒暑不能入,灾病不能运。子后午前作,造化合乾坤。循环次第转,八卦是良因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病食

    病名。见《坤元是宝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停经

    即经血停止。多指经闭,或指月经净后。

  • 痰癖

    病名。指水饮酿痰,流聚胸胁之间而成的癖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痰癖者,由饮水未散,在于胸府之间,因遇寒热之气相搏,沉滞而成痰也。痰又停聚,流移于胁肋之间,有时而痛,即谓之痰癖。”本病与饮癖相类

  • 活血草

    见《江苏省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茜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科问答

    书名。清·高憩云撰。刊于1917年。高氏以问答形式,将外科证治通则及中西治法之异汇为一集。全书凡164问,论证明晰,中西医说互参,学术、临床并重。由浅入深,通俗易懂。现有《高憩云外科全书》等多种刊本。

  • 十三脏腑

    见《此事难知》卷上。即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、心包络、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、胞(胞宫)等。

  • 谢复古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曾任翰林学士,以医药闻名,尤精于伤寒,阐发仲景之学。撰《难经注》,已佚。

  • 后沃沫

    证名。见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大便多粘沫。参见泄泻、痢疾条。

  • 痰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证治汇补·疟疾》:“痰疟,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,郁结成痰,热多寒少,头疼肉跳,吐食呕沫,甚则昏迷卒倒。寸口脉浮大者,吐之;关脉弦滑者,化之;若胸满热多,大便燥实,大柴胡汤下之。”《杂病

  • 两仪

    易学术语,出《易·系辞上》。指由太极之气而分生的阴阳二气,参见“太极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