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热假寒证的别称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寒热有真假者,阴症似阳,阳症似阴也。”多因阳盛之极,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。《医宗必读·疑似之症须辨论》:“阳盛之际,往往发厥,厥则口鼻无气,手足逆冷,有似乎阴
①经穴名。代号:GB13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头正中线,入前发际0.5寸,旁开3寸处;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(《铜人针灸腧穴图经》)。另说“在曲差两
即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①清·柯琴编注。4卷。书成于1669年。柯氏在编注此书时,贯串“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,不专为伤寒一科”的思想,对《伤寒论》原文逐条逐句加以研究、校正。编法上的特点是“以证为主”,如麻黄、桂枝、白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蘼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女科撮要》:“产后小腹作痛,俗名儿枕块。”即儿枕痛,详该条。
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。详双生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又名朱砂草、反背红、叶下红、铺地虎。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.或单叶血盆草S.cavaleriei Lévl.var.simplicifoli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