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方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视听八达之外。”
病证名。小儿实热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气血俱盛者,则脏腑皆实,故胃中生热,其状大便则黄,四肢温壮,翕然体热也。”治宜清胃泻热。用泻黄散。
病证名。指内有积热,而又外感风寒(或风热)所致的吐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外感吐血之因,内有积热,诸经火盛,外有风寒,束其肌表,血络热甚,不得外越,妄行上冲。”因风热者,兼见发热头痛,鼻干口燥,或有咳
针灸治疗原则之一。出《灵枢·根结》。指对急暴病症可以从太阳经着手治疗。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为静功基本功种之一。在操作中强调腹式呼吸,呼吸停顿,舌体起落,意守丹田,配合默念字句等内容。常取姿势有侧卧式、仰卧式、平坐式及壮式四种。常用呼吸法有吸停呼、吸呼停、吸停吸呼三种。其意守部位以
病证名。亦称九虫积。指腹内虫多而积聚成块的病症。《古今医统》卷六:“九虫积,腹中不时作块痛,面青,口吐清水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虫积,饮食积聚,变化生虫,时呕清水苦水,常生腹中咬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因阳热而致的小便不通。膀胱主藏津液,借气化才能排出。如果热邪壅结膀胱,使气化功能受阻,水道不通,故使小便不通。其症除小便不通外,可兼有一派热象,如发热,面红,烦躁多啼,指
骨名。指下颌骨体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柳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