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大椎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即伤寒坏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伤寒诸候》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坏伤寒》:“坏伤寒者,以医者不辨阴阳,错谬下汗,置病不解,坏证乱经。又伤寒过经,热留脏腑,病候数变,久而不差,阴阳无复纪律,皆名坏病。”参见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砂仁壳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络却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胆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九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阳经之阳络。名关枢,详该条。
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天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初儿科医家。字心揆,一字黄郛。其先浙江嘉兴人,自其祖始迁居梅里(今江苏无锡)。已历二十一世业医,承家学,亦精于医,尤擅儿科。著有《诚书》(一作《幼科诚书》)16卷(1661年)、《诚书痘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