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小便不利

产后小便不利

病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卷七。多因平素虚弱,产后劳伤气血,脾肺气虚,通调不利;素体肾虚,复因产后损伤肾气肾阳虚衰气化失职;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气机受阻,清浊升降壅滞,膀胱不利所致。脾肺气虚者,兼见精神萎靡,言语无力等,治宜补气润肺,佐以行水,方用补气通脬饮(黄芪、麦冬、通草);肾虚者,兼见腰膝酸痛,健忘,面色晦暗等,治宜温阳化气行水,方用肾气丸;气机阻滞者,兼见精神抑郁,两胁胀痛,烦闷不安,治宜理气行滞,佐以利尿,方用木通散(木通滑石葵子槟榔枳壳甘草),另用盐于脐中填平,葱白捣一指厚,安盐上,以艾柱放葱上,炙之觉暖气入腹内,难忍为止,小便即通。手指按压利尿穴(神阙曲骨之正中),也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咽白喉

    病证名。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,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,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雍垂。常兼有发热,神疲乏力,食欲减退,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。治法详白喉条。亦可用抗白喉合剂。

  • 蜜煎方

    见《伤寒论》。即蜜煎导,见该条。

  • 燕子石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石燕,详该条。

  • 不容

    经穴名,代号ST1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,当脐上6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“去任脉三寸”)。一说在上管两旁各一寸(《太平圣惠方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,第七肋间动、静

  • 别络

    络脉之较大者,为本经别走邻经之络脉。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,再加脾之大络,合为十五别络。《难经·二十三难》:“别络十五,皆因其原,如环无端,转相灌溉,朝于寸口人迎,以处百病而决死生也。”

  • 温病条辨医方撮要

    书名。2卷。清·杨璿撰,黄惺溪纂。刊于1841年。本书系黄氏将杨璿《寒温条辨》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纂而成。书中辨析伤寒、温病、温疫之异,并扼要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,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

  •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

    书名。原题《三因极一病源论粹》,简称《三因方》。18卷。宋·陈言撰于1174年。作者认为:“医事之要,无出三因”。本书首叙医学总论,并将三因(内因、外因、不内外因)作为论述的重点;总论后列述内、外、妇

  • 奇分

    奇零不尽的余数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: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。”

  • 崩中漏下

    病证名。即指崩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崩中之状,是伤损冲任之脉。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,为经脉之海,劳伤过度,冲任气虚,不能约制经血,故忽然崩下,谓之崩中。崩而内有瘀血,故时崩时止,淋沥不断,名曰崩

  • 拂拂发热

    证名。即翕翕发热。《内外伤辨惑论·辨寒热》:“翕翕发热,又为之拂拂发热。”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