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反恶候

五反恶候
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即眼反、唇反、舌反、项反、脚反。为五脏精气将脱的危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脊强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亦称脊背强。指脊椎骨部筋脉、肌肉强急,身不能前俯的症象。多由督脉受病,或风寒外袭,湿凝瘀滞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肩背手臂痛》:“脊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,羌活胜湿汤

  • 针剂

    药物剂型之一。药物经过提取、精制、配制等步骤而制成灭菌溶液,装入安瓿,供皮下、肌肉、静脉注射用。具有作用迅速,给药方便,药效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,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等优点。近年各地已将中草药制成多种

  • 清气分热

    清解气分热邪的方法。通常分辛凉清气及苦寒清气,各详该条。

  • 济生桔梗汤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桔梗汤第三方,见桔梗汤条。

  • 饮膳正要

    书名。3卷。元·忽思慧撰。刊于1330年。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,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,分为米谷、兽、禽、鱼、果、菜和料物七类,约200种,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,并附绘图。此书较

  • 郑守谦

    【生卒】:1889~1969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湖南长沙人。早年随父学习中医并临症多年,曾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、明道中医学校等处任教。建国后,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,后调中医研究院参加临床工作。著有《四诊

  • 灸法术语。①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。②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。

  • 证治要诀

    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秘传证治要诀》。12卷。明·戴元礼撰。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,集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直至宋元诸家学术经验,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,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、妇科、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,分诸

  • 木通枳壳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木通、枳壳。水煎服。治泄泻不止,水谷不分,小便全无,小肠气滞者。

  • 补肾纳气

    补法之一。治疗肾虚不能纳气的方法。气主于肺而根于肾,肾虚不能摄纳,则见气短气促、吸气困难。用党参、胡桃肉、补骨脂、山萸肉、五味子、熟地、龙齿、磁石、海龙、海马等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