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医判
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一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炳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即枫柳皮,详该条。
肝主身之筋膜,肝热气盛,则肝阴亏损,精气不能淫溢于筋,以致筋挛拘急,发为筋痿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气热,则胆泄口苦,筋膜干,筋膜干则筋急而挛,发为筋痿。”治宜清肝热、养肝血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小儿疮疡之由胎毒形成者。古人认为系因孕母恣食辛、热、煎、炒,或七情内火妄动,热毒传于胎中,致儿生后发为疮疡肿毒。治宜清热解毒。用五味消毒饮、仙人活命饮之类。
小儿察色辨脉方法。《奇效良方》:“小儿三部,面看其色为一部,虎口脉纹为二部,一指脉为三部。五脉者,上按额前,下按太冲,前三部,共为五部。”
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好问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》。为鹿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