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参见毕荩臣条。
肾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泛指藏精和调节水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肾者主水,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。”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养元。安徽人。精于外科,四方求医的人很多,著有《发挥十二动脉解》、《怪证表里因》等书,均佚。长子翱鲤承继家业,曾任太医院吏目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。①阴寒盛损伤了阳气,治宜扶阳。例如水肿病,唇舌色淡、语言低怯、手足不温、小便不利或清长、大便稀薄、脉沉迟,用实脾饮温阳健脾、行气利水。②疾病
病证名。小儿实热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:“小儿气血俱盛者,则脏腑皆实,故胃中生热,其状大便则黄,四肢温壮,翕然体热也。”治宜清胃泻热。用泻黄散。
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邦宪。福建福清人。进士出身,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。与通州(四川)医官孙宇合编有《经验良方》一书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阳虚者,足少阳经也。病苦眩厥痿,足指不能摇,躄不能起,僵仆,目黄,失精,,名曰胆虚寒也。”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2卷。又名《药要便蒙》。清·谈鸿鋆撰。刊于1881年。本书取常用药物365种(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者143种,见于后世本草著作者222种),分为补益、宣通,祛寒、泻热、驱风、除痰、润燥、利湿
病有标本,治分缓急。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。例如长期阴虚发热的病人,忽然喉头肿痛,水浆难下。这时阴虚发热是本,喉头肿痛是标;如果喉头肿痛严重,有窒息的危险,便成为主要矛盾,就要先治喉痛的标证,标病解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