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袁坤厚条。
舌淡灰色,中间有滑苔数点,黑如墨汁。为邪热传里,内挟宿食,宜表里双解,可用大柴胡汤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①形器,即形体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器者,生化之宇。”王冰注:“包藏生气者,皆为生化之器。”气机的升降出入,皆依附于形体而进行,故又称“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”②器皿,特指人体中贮盛饮食水谷及待排泄
【介绍】:见沈金鳌条。
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。
周边白苔、舌心黑苔。又称白苔干黑心舌。若刮之净而湿润者,为真寒假热,宜温中散寒;刮之不脱而干焦厚者,为脾胃积热,宜苦寒清热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恒国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精于医术,治病不拘于成方,能自出新意,常奏良效。
流注病的一种。多因先受暑湿、继则寒邪外束于营卫肌肉之间,以致气血凝滞而成。局部为白色漫肿,微热疼痛;并伴有恶寒发热,胸闷食少,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。成脓后肿块增大,疼痛加剧。溃后流出黄稠或白粘脓液。脓尽
清热法之一。是清血分热邪的治法。适用于热性病热入血分,迫血妄行,症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尿血、神昏谵语,舌色紫绛,或斑色紫黑等。常用方药如犀角地黄汤。
证名。指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所出现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尺中脉微,此里虚。”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脉证并治》:“男子面色薄,主渴及亡血,卒喘悸,脉浮者,里虚也。”症见少气懒言,心悸神疲,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