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元虚惫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澄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
【介绍】:见蒋宗武条。
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扶,见该条。②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大赫,见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方。刘寄奴、荆芥、红花、茜草、牡丹皮、赤芍药各一钱,乌药五钱,香附三分,蒺藜八分。水煎服。治蛔结痧,痧毒入胃则吐蛔,或蛔结大肠则腹痛,不大便,或蛔从大便而出。
病名。①指久病的鼻渊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五:“若久而不愈,鼻中淋沥腥秽血水,……即名控脑砂。”②指鼻渊而伴以剧烈头痛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鼻渊而兼脑痛者,名控脑砂。”参见鼻渊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沈彤条。
见《三国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