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汪宦条。
病名。出《辨证录》卷十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即皮肤针疗法,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由于心气不足,或劳役、饮食不节,或过服寒凉之药所致。症见血崩不止,脐下如水浸凉,恶寒不已,所下白带白滑,或如屋漏水,时有鲜血而不多。本病较为少见。治法:丁香研细末,黄酒食前送服;或用丁香百粒,
脉学专著。1卷。元·李杲撰(旧题元·朱震亨撰,系后人所误移)。本书论述脉证诊法,自三部九候、五运六气、十二经脉、男女各种病脉分析辨异,并附图表说明。今所通行为明·吴勉学校刻本(见《医统正脉全书》卷61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。指发热热势壮盛,属于高热的范围。
肾所产生而构成骨髓的物质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太阳气衰,肾脂枯不长。”
指施灸过程中患者所感知的温热、麻木、虫行样等感觉。这种灸感也可以向一定的方向传布或扩散。《备急灸法·骑竹马灸法》:“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,其热如蒸,又透两外肾……。”即指此。
见《药物生产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
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