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Xiān

【音】 又音现(Xiàn)(17)。系音变而为去声(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,因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17,21,60)。②蜀之鲜氏系鲜于复姓所改(60,62)。亦见《元和姓纂》(6,7)。③回族姓。【望】 南安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(68,261)、四川灌县、乐山、梓潼、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鲜遂,汉时人,著《太乙保生论》一卷(21)。鲜原,明时马湖府人,累官至山东都转盐运使同知(6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,山东之鱼台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监利、老河口,安徽之贵池、泾县,四川之马边,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风俗通》 云:“武王封箕子于朝鲜,因氏焉。”此以国为氏,系出子姓。箕子名胥馀。商纣王叔父。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。②郑樵注云: “音 ‘仙’。鲜于氏之后为鲜氏。蜀李寿司空鲜思明。望出南安。”或音xiǎn、xiàn。

宋代有鲜大年,灌县人; 明代有鲜延年,栖霞人,顺庆知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Fěi【源】 见《玉棠字汇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Y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汉时苦县有颐乡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),以地为氏,见《史记·灌婴传注》(60,62)。【布】北京顺义有此姓。【人】颐炅,隋时象川(四川雅安)人,学于郑译(21

  • 读音:Shá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北乐亭有此姓(33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运城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谱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(按: 芍,芍药,

  • 读音:xū颛顼氏之后有顼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兀贓

    读音:Wùzāng【源】 西夏蕃族有兀赃氏(31)。

  • 瑚爾色

    读音:Hú’ěrsè【综】清满洲镶蓝旗中有瑚尔色氏(259)。

  • 木八剌

    读音:Mùbālá/Mubarag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然木八剌(Mubarag)系元时蒙古人名字的组成部分,如鄞县达鲁花赤木八剌沙,南台御史木八剌乞(399)。疑“木八剌”非姓,今姑录此备考

  • 夷阳

    读音:yí yáng与“夷羊”同。

  • 老彭

    读音:Lǎopéng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叱茅

    读音:chì máo【综】 山东琅邪有此姓,见《姓苑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苑》云:“琅邪有此姓。”琅邪,在今山东诸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