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世职为姓。② “韩不信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字为氏。”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都(280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余姚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“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,以为氏。”此当以世职为姓。② “韩不信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字为氏。”
读音:Zhálìchìtì/Jalicit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、巴彦他拉苏木、巴彦琥硕镇等地均有此姓(384)。
读音:shì lóu是娄氏改为娄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Jiǎng【源】①系自姬姓。周公之第三子伯令封于蒋,其地在光州仙居(故城在今河南固始西北之蒋乡),后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5)。②清时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
读音:Hàlá【综】 宋、元时蒙古人姓(238)。
读音:Hào【音】 又音Háo(17)。【源】 西羌姓,见《汉书》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
读音:Lèháo【综】 黎族姓。意思是木棉的孩子,世居海南东方(216)、乐东(221)等地,汉姓为韦(216)。
读音:Mónā《姓氏词典》 据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摩那驼喃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éléngyī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护军玉僧住之妻为佘楞伊氏(260)。
读音:Gǔlóng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莫昆名),属托木哈拉,汉姓为陶(189)。达斡尔族姓氏。系出托本“哈拉”,后或改为单姓“陶”,盖取其哈拉“托本”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“陶”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
读音:Táozhū【源】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,行止于陶、自谓陶朱公,见《史记·越世家》(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史记·越世家》 云: “范蠡归相印,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