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Gǒng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周卿士巩简伯食采于巩(故城在今河南巩县),后以邑为氏(11,12,17,60)。②北魏时生羌有巩姓(44,60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④锡伯族孔古尔氏汉姓为巩(201)。【望】山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2%。尤以山西、内蒙古等省区多此姓,两省巩姓约占全国汉族巩姓人口43%。【人】巩朔,春秋时晋大夫(6,12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阜平、尚义、乐亭,山东之东平、平邑、龙口,山西之太原,四川之合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锡伯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” 郑樵亦注: “ (巩,古地名),今巩县也。” 居此地者或以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潜夫论》 云:“巩姓,周之世家公卿。” 当即郑樵所谓 “周卿士巩简公,甸内侯也。” 此当以邑为氏,系出姬姓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云: “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。” 巩伯,即晋大夫巩朔,其后有巩伯氏、巩氏。④ 《姓氏考略》据 《魏书》 注云: “生羌亦有巩姓。巩至廉是也。”⑤为锡伯族姓孔古尔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其近似音 “” 而为单姓。

宋代有巩信,江西招讨使; 元代有巩彦荣,易州人,百夫长;明代有巩珍、巩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í【音】今亦音丽(Lì)(62,91)。 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9,60)。 【望】淮南(17,418)。 【布】河北三河(285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陕西城固(383)、

  • 申包

    读音:Shēnbā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读音:jiǎo【音】 《万姓统谱》湫:音秋,(Qiū)(15)。然念秋或有误。因湫、椒古时通用,又春秋时有湫邑,音椒,故姓宜念椒。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春秋时楚有湫邑(故城在今湖北

  • 火魯剌

    读音:Huǒlǔlá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火鲁刺氏(13)。【变】 亦作〔火里刺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和尔拉〕(24)。【人】 元宪宗后为火鲁刺氏,见《元史类编》(399)。

  • 地阿勺普

    读音:Diēsháopǔ彝族姓氏。源于氏族图腾,“地阿勺普”,即以凤为图腾的“凤(氏)族”。或以族名代姓;或为单姓“凤”,盖取“地阿勺”汉意而得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野呼

    读音:Yěhū【源】 唐时靺鞨人姓(242)。【人】 野呼利,唐时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之子壻,羽林郎将,见《旧唐书》(242)。

  • 溪賒

    读音:Xīshē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。其注称: “宋有溪赊罗撒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Hán韩姓来源有五个。一, 是黄帝之孙韩流的后代。二, 以封国为姓。公元前11世纪中叶, 西周灭商, 实行分封制。周公旦封周成王之弟于韩。韩国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, 韩国亡国之后, 国人便以韩为

  • 德特齊特

    读音:Détè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英郭和罗(23,63)。 【人】 德特齐特诺们,清镶白旗人,世居英郭和罗,天聪中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为蒙八旗姓氏之

  • 读音:Rě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63)。【布】 台湾彰化有此姓(64,68,2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姓谱》注云: “以草为姓氏。荏,草名,即白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