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Mǐn

闵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谥号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春秋时鲁闵公之后,以其谥号为姓氏,即有闵氏。二是出自鲁国公族,为鲁大夫闵子马之后。

闵姓发源于春秋时鲁国,后逐渐在今山东大地散播开来。秦汉之际,闵姓散居于今陕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省。东汉中叶,闵姓西迁甘肃,并在陇西郡繁衍生长,后昌盛为闵姓陇西郡望。三国两晋南北时,闵姓避乱进入今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、湖北等南方省份。唐宋之际,闵姓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播迁开来。宋末元初,闵姓为避乱迁移今广东。明初,山西闵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宁夏、北京、天津、陕西等地。明末,闵姓播迁于台湾,也有一部分漂洋过海,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各地。东北三省、内蒙古、云贵高原等地均有闵姓人入迁。如今,闵姓尤以陕西为多。

闵姓历史人物有闵子骞,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学生,为七十二贤人之一。世称“笃圣”。他生性善良、宽容,崇尚节俭,刚正不阿,深受后人尊重。闵贡,东汉官吏。后客居安邑,贫病交加,日买猪肝一片为食。屠夫嫌利薄,有时不肯卖,县令命属吏保证供给,他得知后不愿以此惊动众人,遂移客沛国,时称节士。闵齐汲,明文字学家。精通文字学,多有建树。著《六书通》。为雕版套印之先河,刊刻善本秘籍。与族人闵齐华、闵象泰等三十余人历时二十余年,刊刻印刷书籍计117部145种。其双色、三色、四色、五色套印之经、史、子、集被视为书中精品,士民争购,风靡天下,为一时之冠。世所传朱墨字版、五色版谓之“闵本”者,多为其所刻。

闵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。


鲁后有闵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闵氏,谥也。夭折而死于不道者,则谥之闵。望出太原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

▲〈春秋鲁〉闵损,孔子弟子。〈汉〉闵贡,太原人。〈清〉闵贞,广济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關吧

    读音:Guānbān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永广寨,系以祖名为姓(160)。

  • 读音:bèi【源】 周封殷纣之子武庚于鄁(一作邶),后以国为氏(8,60,63)。【变】 亦作邶(10)。历史上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其注“邶” 云: “亦作 ‘鄁’ ……即商都也。

  • 读音:Lián/Liann,L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子雅

    读音:zǐ yǎ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,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,公孙灶,字子雅,其后因氏(4,6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武叔灶,亦为子雅氏(6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

  • 鹿门

    读音:lù mén以所居为氏,如桐门、雍门之类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(按:鹿门为齐国城门)

  • 官師

    读音:Guānshī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周大夫刘康之子刘定公夏为官师,以官为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镏康公之后有官师氏。”镏康公,即

  • 偰百

    读音:Xièbǎ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元史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即偰百氏。”

  • 綽兒加

    读音:Chuòérjiā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明史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又作 ‘绰尔加’ 氏。明有绰儿加·监巴领占。”

  • 平州

    读音:píng zhōu【源】 平州氏功大不赏,功臣怒而生变,平州出奔,见《周书·史记篇》。平州在山西介休西,见《盟会图疏》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

  • 阿嚕威

    读音:Ālūwēi元代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蒙古族姓氏。元有彻尔特穆尔,即姓阿噜威氏。《元史》有传,其祖父累立战功。②又为西域大姓,王逖功从太祖西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