郇瑕
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封于郇,其后有郇瑕氏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郇瑕氏。见《左传》。虔服《左氏解诂》: ‘郁国在解县东,郇瑕氏之墟也’。”郇,或音xún。
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封于郇,其后有郇瑕氏(60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郇瑕氏。见《左传》。虔服《左氏解诂》: ‘郁国在解县东,郇瑕氏之墟也’。”郇,或音xún。
读音:Mòdú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当源出汉时匈奴冒顿之后。
读音:Jǐngmǔ【综】 彝族姓。汉姓为丰,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Jīng荆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芈姓。西周初年,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(今湖北西部),国号为荆,直到春秋初才改为楚国。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,是为荆
读音:shì gài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士丐之后,见《元和姓纂》(7,12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姬姓,晋士氏之子士丐之后也。”此以名、氏为氏。
读音:Zūnlú【源】 古帝太昊时诸侯,见《三皇纪》。后有尊卢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古太昊时诸侯。”以名为氏。
读音:Sīduō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宋有斯多逋丹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Ē【源】 系妸荷氏所改(17)。【音】 亦音ě(17)。【望】 怀道(17,418)。极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 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庄子·
读音:huò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姓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Ègǔ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,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外兀歹”。
读音:Yō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或系尤氏加人旁所改,与优氏的简体字“优”不同。台湾台中、台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,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榆次,福建之上杭,云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