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iān

【源】①系自子姓。宋平公子御戎,字子边,其孙边卬为司徒,后因氏(7,9,11,12,17)。一说,宋公子城之后,城字子边(12,21,62)。②边,商时侯国,周大夫边伯之后因氏,见《国名纪》(9,12,17)。③清高丽人姓,世居易州(23)。今朝鲜族姓。④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,清满洲八旗姓边佳氏、博尔济氏、沙拉氏等后均有改为边氏者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【望】陇西(418),陈留、金城(7,17,60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江西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边姓人口50%。【人】边凤,东汉时陈留人,京兆尹(9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义、阜平,山东之龙口、平邑,山西之太原,内蒙古之乌海,陕西之韩城,新疆之塔城、布尔津,河南之卢氏,湖北之监利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鲜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郑樵注云:“子姓。宋公子城之后,以字子边。”②“或言宋平公子御戍字子边,以王父字为氏。孙邛,为司徒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陈留风俗传》谓:“宋平公公子戍(《姓氏词典》引作‘春秋宋平公公子戍……’)字子边,其后为边氏。”③“又,周大夫有边伯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引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“实则商有边氏。周大夫边伯,其后也。”此似以国为氏。④清代高丽族姓氏。世居易州地方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。⑤或为满族之边佳氏、博尔济氏、沙拉氏所收。见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。

汉代有边韶,又有边让,九江太守;唐代有边鸾,画家;明代有边维新,又有边宁;清代有边浴礼,河南布政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步鹿

    读音:Bùlù【源】 代北姓。似为步鹿根氏之省译(70)。【变】 步鹿氏后改为步氏(2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变夷第五》有载: “步鹿之为步”——后改为步氏。(按:

  • 錫爾德特

    读音:Xī'ěrdé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)。【变】清蒙古镶红旗、蒙古正蓝旗中均有西尔德特氏,蒙古正白旗中有西尔都特氏(259),驻防察哈尔镶白旗中有西尔撤特氏(259,26

  • 阳门

    读音:yáng mén《礼记》:阳门介夫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阳门介夫死,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。(见《礼记·檀弓下》)

  • 读音:Yù【综】遹复,宋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未详其源。宋代有遹复,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。

  • 读音:Shì【源】 悉达太子成道,改姓释(60)。此姓之祖先为信佛者(91)。【望】 天竺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台湾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释

  • 读音:Zhé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《汉语大字典》 音zhé,草叶,未注明其为姓; 《新编千家姓》音zhè

  • 读音:Yū於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,据说黄帝有臣子名於则,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———履,结束了古人光脚的历史,被封于内乡,其子孙后代以於为姓,通常认为,於则是於姓的始祖。二是以

  • 读音:Tá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石鯽

    读音:Shíjì珞巴族姓。出自苏龙部落,母系氏族。以氏族为姓。图腾为“哈意”树花萼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未详其他。

  • 斫⾻

    读音:Zhuógǔ/Chehsu【源】 北齐时姓(11,17,2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斮骨〕(91)、〔所骨〕、〔研骨〕(60),皆误。或即斫胥氏(17)。【人】 斫骨光弁,北齐时人,见《北齐书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