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2,15,17)。汉有躬吾君,躬姓当为其后(60,62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初见於何承天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汉书·人表》 有躬吾君。(躬姓) 当为其后。”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2,15,17)。汉有躬吾君,躬姓当为其后(60,62)。【望】 巨鹿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初见於何承天《姓苑》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汉书·人表》 有躬吾君。(躬姓) 当为其后。”
读音:Ná【源】 ①即拏氏,拿为拏本字(60)。后人改拏为拿。春秋时莒公子拏之后(17,60)。②金时有乌姑迺,姓拿(91)。或系女真人拿可氏所改。【变】 一作〔㧱〕(64,68,261
读音:Hǎn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今傣族亦有此姓。【布】 云南畹町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甘肃之永登、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
读音:Yīnɡ/Ing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Wūkèdēngjí达斡尔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引 《瑷珲县志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ōngchǔk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恒福之妻为松楚克氏(260)。
读音:Liúshū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飂叔安(亦作廖叔安)之后有飂叔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飂叔安之后有飂叔氏。”或作“廖叔”。
读音:xī春秋郑宋之间,有隙地六邑,其一曰锡,宋人城之,以处元公之孙,其后以地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▲<汉>锡光,汉中人,交趾太守。
读音:Yì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汉代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,后有以州名为姓。二是伯益之后。益姓发源于四川,望族居于冯翊(今陕西大荔)。益姓历史人物有益智,元代人。前后掌管普安路总管府事,为政清
读音:Měihè历史上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西夏有武节大夫美赫·宇文。
读音:Shè【源】 ①摄,春秋时齐地(故城在今山东聊城西北),齐大夫之采邑,因氏(17,60,62)。②春秋时楚大夫摄叔之后,见《左传》(7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朔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