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ín

【音】 覃氏有Tán、Xún、Qín三音(17,82)。见覃(Xùn)。【源】 系自妘姓。谭去言为覃氏(11,12,60)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不同音之覃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6%。尤以广西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覃姓人口71%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阜平,山东之平邑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大同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高要,云南之陇川、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壮、水、土家、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 “蛮姓。梁有东宁州刺史覃元先。” 《姓氏词典》 亦注: “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姓。今壮族姓。” ②其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覃氏本谭姓,避难改。” 郑樵亦注: “本为‘谭’,或去言而为 ‘覃’。”③其引张澍之语云: “今蜀中此姓皆音 ‘寻’; 关陇此姓则如本音。”故 《中文大字典》 亦注: “今俗音为qín,又音 ‘寻’、‘坛’。”

故 “” 音三: qín、xún、tán,皆为现行姓氏,故予兼收。

清代有覃万长,怀集人,击虎救母宾氏; 又有覃维楚,任郧西县巡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昨和

    读音:zuó hé【源】 关西羌人有昨和氏(9,12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和氏(78)。【布】 北周时关中蒲城一带多此姓(78)。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

  • 读音:Yā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么为幺之俗写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么谦,明时河南汤阴人,弘治中任通州学训导(15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于

  • 洑陽

    读音:Fúyá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疑即濮阳氏之讹。江苏高淳有此姓(305)。

  • 不茅

    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

  • 昂旺

    读音:ngw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
  • 皇甫

    读音:Huáng fǔ皇甫姓为以官名为姓氏。西周太师(高级武官)皇甫后代以“皇甫”为姓。皇甫姓早期居住在河南东部。望族居于安定郡(今宁夏固原)。皇甫姓历史人物有东汉皇甫嵩,因攻破黄巾军有功,领冀州

  • 莫克沁

    读音:Mòkèqìn【综】清正黄旗蒙古护军八十三之妻为莫克沁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Jué【综】 宋刘敞有《弡仲医铭》。弡音掘,敞误释为张字,见《东观余论》(60,63)。一说,弡亦作张,为张之古字,见《字汇补》(8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

  • 读音:Z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五方元音》 收载,其注云:“系咱姓分族”。(按: 音从《汉语大字典》,《姓氏词典》 音zái,误。)

  • 莫比時

    读音:Mòbǐshí【综】傈僳族姓。以狐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汉姓为胡(15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