莄
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读音:Nǚněipǔ彝族姓氏,彝语“女”为黄牛之意,“女馁谱”即“黄牛氏族”,以之为姓。后或改单姓“黄”,盖取其汉意“黄牛”之首字而得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读音:Sǎlǐgē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撒里哥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萨拉噶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 姓。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
读音:Niǔshàng【源】 西夏人 姓(3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诺尔桑〕(24)。【人】 纽尚德昌,西夏武节大夫(31)。
读音:bó sū yě【源】 ①其先发羌之祖曰勃窣野,健武多智,稍并诸羌,据其地。蕃、发音近,故其子孙曰吐蕃,而姓勃窣野,见《唐书》(7,11,17,60)。②晋末十六国时南凉王秃发利鹿孤之后有勃窣野
读音:nán汉灵帝时有乌桓大人难楼。(见《汉书·乌桓传》)
读音:Hóngjílá【源】 ①蒙古人姓。源出蒙古迭儿列斤族系,在辽时译称〔王纪剌〕,至金时译称〔光吉剌〕或〔广吉剌〕,至元时多数蒙古人称弘吉剌,当以部为氏。金时散居呼伦湖东南,元时迁到漠南地区,后散
读音:Wōlè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齐齐哈尔、乌喇等地方,后或改为单姓“石”。见刘庆华 《满族姓氏录》;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作“倭哷”。(按: 此亦当为金代女真族姓 “斡勒” 之后裔。又今达斡
读音:Chéngjí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uánquán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有环列之尹,子孙因氏焉。楚有环泉。”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 虽有“楚有环泉”之文,然其下文尚有
读音:Húyuèluō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扎噜特(23,63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瑚岳络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扎鲁特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