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ēn

【源】 吐蕃古老家族名。其采邑在今西藏扎囊桑耶寺附近,见《民族辞典》。一说,原为隋唐时西域苏毗部羌人姓(194),唐时吐蕃灭苏毗。【人】 綝囊多热朱孤,隋末时三鲁雅下部贵族(194)。唐时吐蕃首领达摩之妃有綝氏,见《唐书·吐蕃传》(7,11,17,60)。


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据《唐书·吐蕃传》载: 唐时达磨赞普后妃为氏,因达磨赞普无子, 氏立其内侄乞离胡为赞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én陈姓的来源大致有两个。一, 源自国名。帝舜的后代胡公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国(今河南东部和安徽部分地区), 并将其女嫁给他, 伺奉舜祠, 其后人以国名为姓。二,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。例如, 北魏

  • 巴魯克泰

    读音:Bālǔkètài【综】 清镶白旗蒙古马甲三雅图之妻为巴鲁克泰氏(260)。

  • 毛伯

    读音:máo bó【源】 周文王之子叔郑之后有毛伯氏,见《路史》(15,60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周毛叔郑之后有毛伯氏。”叔郑为周文王第八子,封於毛

  • 呼色哩

    读音:Hūsèli【综】 清满洲正黄旗有此姓(259)。又,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海禄之妻为乌色理氏(260),〔乌色理〕似即呼色哩之异译。

  • 何拔

    读音:Hébá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(按: 当即 “和拔” 氏,代北姓。)

  • 读音:Lí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舲,小船。似当以船为姓,或为船姓之分族,遂以舲为氏。)

  • 阿革

    读音:A-gé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曲涅阿革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Níng【源】 寍为宁古文,与宁同源。见《姓觿》(17)。

  • 木蘇臣

    读音:Mùsūchén/Musu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“木苏”意为箭杆,木苏臣即制造箭杆之人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Ruì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晋城等地有分布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主兵锐者”,“以事为氏”。“齐有锐司徒,女嫁为辟司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