綏
【源】①西魏置绥州,故治在今陕西清涧北,以地为氏(12,21,60)。②鄂温克(369)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有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:“州名,以为氏。”(按:古有绥州,西魏置,即今陕西绥德。)
唐代有绥靖。
【源】①西魏置绥州,故治在今陕西清涧北,以地为氏(12,21,60)。②鄂温克(369)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北京、辽宁沈阳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有载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:“州名,以为氏。”(按:古有绥州,西魏置,即今陕西绥德。)
唐代有绥靖。
读音:Kuì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浙江萧山有此姓(209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í mò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即墨,后因以为氏(17,60)。一说,齐将田单守即墨有功,因以命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)。【人】 即墨成,汉时城阳相,齐人(7,9,12)。历史上罕见
读音:Xúpǔ【综】 土族姓。徐卜在土语中意为河边,汉姓为徐(195)。
读音:xī g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有夕姑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,春秋时曹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夕姑即夜姑、射姑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
读音:Chìqǐdǎi【源】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赤乞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彻勒岱〕(24)。元代 “色目人”姓氏。乃元代色目人“三十一种姓”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
读音:qián【音】 针氏有Zhēn、Qián二音,且源出不同(26)。参见鍼(Qián)姓。【源】 黄帝之后有箴姓之国,见《国名记》。箴、鍼古时二音通读,其音亦通用(26)。故鍼氏系自箴姓。【变】
读音:Méibùlóng【综】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是中寨(160)。
读音:Nípánggǔ少数民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俱收载。金代,为女真族姓氏,本为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金代有尼庞古·蒲鲁虎,申都路猛安郡人,明昌进士。或作尼厖古、尼忙
读音:Yǔgō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庾公子斯之后(11,60)。或为卫庾公差之后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卫庾公子斯之后。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
读音:jiè【源】 ①汉贝州宗城县(故城在河北威县东30里)有古界城,见《汉书注》。是界以地为氏(60,62)。②佤族姓。佤族中亚木氏后裔繁多,其四个儿子之后各以其父名为姓,界为其一(159)。亦作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