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píng【源】 春秋时纪国大夫食采于郱(故城在今山东临朐东南),因以为氏(17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云:
读音:sù lí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7,27,60)。或系素利之异译,以酋名为姓(70)。 【变】 ①后改为黎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7,70)。②亦作〔素嵇〕(27)。历史上代北
读音:Duōnàkǎ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居四川南坪、平武等地,后改为班氏(249)。
读音:Mònàhé’ěr【综】 鄂伦春族姓。居瑗珲以下至逊河、牛满河流域的鄂伦春毕拉尔氏族有默纳赫尔氏(190)。
读音:Pòliù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óu尤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出自沈姓。五代时有王审知, 在福建称闽王, 他下诏避讳“审” 字及与其同音的字。沈氏为避“审” 字讳而改为“尤”。二是在东汉时已见“尤” 氏的记载。《后汉书》卷七十
读音:Xiá【音】 亦音夹(Jiá)(7,17,21)。【源】 ①战国时韩相侠累之后(7,9,12,17,60)。 ②汉有侠侯,其后以封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)。一说,汉有鵊侯国,其后有侠氏(60,6
读音:shēn tú【源】 ①申屠氏后随音改为申徒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60)。②申徒,春秋时楚官名,子孙以官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①申徒即司徒。汤时贤人申徒狄,亦作司徒狄(11)。②
读音:qǔ【音】 亦音陬(Zōu)(60)。【源】 取虑氏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取希晦,宋时富顺人,淳熙年进士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读音:Mòtúlǐ【综】锡伯族姓。清时驻防新疆伊犁,汉姓为莫、永等氏(201)。锡伯族姓氏。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“莫”而为单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