潧
【源】古有曾国,亦曰鄫、潧。西周末追随申、戎狄攻杀周幽王。战国时建都西阳(故城在今河南定山西南)。后有曾、鄫、潧等氏(282)。
【源】古有曾国,亦曰鄫、潧。西周末追随申、戎狄攻杀周幽王。战国时建都西阳(故城在今河南定山西南)。后有曾、鄫、潧等氏(282)。
读音:lún黄帝时乐人伶伦氏之后,或单为伦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伦,望出京兆,今岭南多此姓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唐>伦元庆,京兆人,监察御史。<明>伦文叙,南海人,修撰。
读音:Péng【音】 音朋,又音裴(Péi)(17)。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变】 亦作傰(17),(15),〔茤〕(19,21)。【人】 倗宗,汉时南
读音:Zhuó/Jwo【综】 白族姓。以虎为原始图腾的云南白族有以着为姓者(138)。
读音:Dù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或以度氏加水所改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为度氏所改”,可资参考
读音:Zhuā/Jua,Jwa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
读音:shì jí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士蒍之子士吉之后为士吉氏,见《世本》(6,12,17,60)。【人】 士吉射,春秋时晋大夫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
读音:Líqi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或作“黎丘”,当以地为氏。)
读音:Jìdū现行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之石鲫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今有鲫都·达帝。
读音:yán lí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王少子札,食邑延陵(故地名,参见延氏),后世以邑为氏(6,7,9,11,17)。【布】 台湾台东、台北(64,68,261)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
读音:y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)。【布】 台湾(236)、山西解县、大同(62)、平陆(298),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扆昭,明时解州人,永乐庚子科举人,曾任监察御史,见《解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