湳
读音:nǎn
【源】 羌人姓。湳水出西河美稷县(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)东南,羌人因水为姓(7,11,17,60)。【望】 西河(17,418)。【人】 湳狐奴,汉冲帝时羌渠帅(7,11,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据《水经注》云: “湳水出西河郡美稷县。东南流,美稷人因水以氏之。”美稷故城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前旗。
【源】 羌人姓。湳水出西河美稷县(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)东南,羌人因水为姓(7,11,17,60)。【望】 西河(17,418)。【人】 湳狐奴,汉冲帝时羌渠帅(7,11,17)。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据《水经注》云: “湳水出西河郡美稷县。东南流,美稷人因水以氏之。”美稷故城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前旗。
读音:Shāhú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读音:lú mén齐大夫后有卢门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fù yí【源】 上古复姓。尧娶富宜氏生丹朱(8,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云: “尧取富宜氏。”取,即娶,“取富宜氏”,即娶富宜氏之女为妻
读音:bīn周桓王之后有宾氏。(见《路史》)栾宾之后,望出梁国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▲<春秋齐>宾须无,大夫。<明>宾礼庆,德州人,永乐中永州推官。
读音:Xī’élǎng【综】 佤族姓。源出西俄姓,世居云南西盟(158,159)。
读音:Móugāng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Jís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姑支家支(375)。
读音:Chénliú【源】 陈留,春秋时姬姓国,因以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 传》(17,60,62)。春秋时郑邑留,后为陈所并,故曰陈留,故城在今河南开封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
读音:Gěngyáng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食采于梗阳(即祁氏邑,故城在今山西清徐),其后以邑为氏(7,60,62)。②春秋时秦宣太后之弟封梗阳君。因以为氏(6)。【人】 梗阳巫皋,春秋时秦大夫(9,
读音:è即鄂氏。汉鄂千秋,亦作谔千秋。西夏有谔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